石门在哪里(湖北石门)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0月14日06时22分02秒 365 0

在临武县,有一个保护完好的“民族传统古村落”石门村,被认定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的明代建筑只有10处。

明代古建筑,掀开你的面纱。

△石门村的古建筑。周发展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通讯员周记者

石门在哪里(湖北石门)-第1张图片

临县花塘镇石门村位于田童山脚下。村前有明碉楼、石龙桥,后有半圆形池塘。从村口望去,一排排明清建筑引人注目。

石门村始建于宋代。它被命名为“石门村”,因为在村庄后面的山上有天然的洞穴,它们像门一样巨大。目前,村内现存明清古建筑50余座,已被认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建筑10座,是我省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是名副其实的“民族传统古村落”。

据村民介绍,古建筑以池塘为中心,逐渐向后、向两侧扩展。房屋排列有序,密度适当,布局合理。从高处往下看,整个村庄呈一个巨大的八卦形状。

祠堂、官厅、碉楼、弄堂——我省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

“在明代石门村的古建筑中,比较有名的是古祠堂、石林官厅及其故居。”临县住建局分管传统古村落工作的副局长匡显雄说,村里的古祠堂是姜氏宗祠,石林官厅是明代文人姜士林回乡会客的地方。

蒋氏宗祠是石门蒋家的正殿。祠堂分三井和二井。第一个入口是门厅;第二个入口是中厅;第三个入口是主厅,这里供奉祖先。入口两边都有翅膀。整个祠堂由70多根木柱支撑,形成复杂的顶梁结构。祠堂外围是青砖砌成的墙。“现在还有两家这样的祠堂。”宪雄介绍,三座古祠堂的结构和大小基本相同。

跟随匡贤雄,记者来到了蒋世林的官厅。虽然森林官厅部分墙体已经倒塌(已列入住建部门修缮工程),但仍能感受到其非凡的气魄。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斗式木架,外墙青砖;入户门有姓氏墙,墙后有天井,天井两侧有厢房;天井的后中心是会客大厅等。大厅两侧有主人房,可用作书房和宴会。

“蒋世麟生于明朝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卒于明朝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进士入翰林院后,被释放到湖北孝感县。”匡贤雄告诉记者,蒋世林是蒋迁到临武石门后,石门最有名的官员。

官厅左侧,隔着一条小巷,就是保存完好的蒋士林故居。两层故居,占地约300平方米,由两部分组成,官厅一侧为厨房和杂物间;厨房在左边是蒋世林的客厅。士林故居的结构和官厅差不多,但不是很高,也小很多。

此外,村里还有10多处明代民居,其中7处基本完好,其余已倒塌或半倒塌(已列入当地住建部门的改造计划)。这些民居的结构基本相同,入户门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厨房和杂物间,天井后为厅堂,大堂两侧为房屋。住宅楼为两层,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他们有桶型木架,外墙青砖,屋顶小蓝瓦。难得的是,这座明代民居中间几乎没有现代建筑,半塌的房屋还能原样修复。

“石门古村是怎么被认定为省内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的?”记者问。

“几年前,省文史专家谢武靖发现这个古建筑群后,基本认定其规模和类型为全省最大。”冼雄介绍,后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苏带队,由文史专家谢武靖、何春平、等组成的专家组,进一步证实石门村明代建筑群是我省保存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除了古老的祠堂和民居,还有明碉楼、石龙桥、赵王庙、戏台、风水堤等。位于村庄旁边。现存的瞭望塔长、宽、高均超过10米。大门朝北,墙上有了望台。也可以当土炮射击孔。龙桥为单孔拱桥,跨度7m,高6m,宽4m。桥旁有一座明代“新石龙桥碑”。风水大堤还在,古树参天。

况显雄还带着记者参观了村里带有浓郁明代色彩的小巷、排水设施、池塘等,都保存得很好。

刻族谱、乾隆匾额、祭神龙——村里的古代文物和习俗丰富多彩。

“是从江西泰和以东到道州开始的。1245年由道州迁至临武,定居兰坡。”姜家谱中的石门村。

石门村有一套清光绪年间完整版蒋氏族谱的印刷母版,由210余幅木刻组成,全省罕见。目前,省文物部门计划将其申报为国家一级文物。

石门村还有牌匾、古轿子、古戏服、古戏官帽、古木家具、古木雕等许多珍贵文物。

“石门村不仅文物丰富,而且流传下来的古代风俗也很丰富.”村党支部书记姜自豪地说,“二月二端午节”这一古老的村俗已成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子后面的龙山有一个山洞,因为里面的龙潭里有一条栩栩如生的白石龙,所以叫临武龙宫。林屋龙宫受到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推崇,在《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800多字的记载。石门村尊龙爱龙的历史悠久,所以有“二月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时候,石门村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节活动,男女老少都要参加。

“这一天,全村人像过节一样聚在一起,敲锣打鼓,过龙舟节,舞龙,表演七剧,吃晚饭等。其他村的人也会来凑热闹,场面很壮观。”江饶有兴趣地介绍,祭龙仪式独具特色,其主要流程有龙泉吸水、龙辉厨堂、邀龙出洞、龙吐金身、龙控水、龙虫为患、感谢龙报恩、龙过石门、龙归龙位等,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石门村一直有唱祁剧的传统。在村子里,招待客人,举行宴会等等。,而齐国的戏曲是传唱的。村里有一套传统的祁剧队,还有一套清代古代祁剧的头饰和戏服。

石门在哪里(湖北石门)-第2张图片

冼雄介绍,临武七剧是省级非遗项目。清中叶传入临武。祁剧与临武地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石门村的祁剧是临武祁剧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保护·更新·发展——石门古村落焕发新的活力

集古建筑和古文化于一体的石门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但石门村村民按照宗族规矩(村规民约),世代珍惜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才有了全省保存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小时候听父母说,村里再穷也会集资维修祠堂、官厅、石龙桥等。,因为这是全村的荣耀。”村党支部书记姜说,早在1996年,族人就修过石龙桥;2001年,宗亲们对蒋祠堂受损部分进行了局部修缮。

姜告诉记者,近年来,石门村已经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村里比较重视古建筑等文物的保护,大家都有钱,也有很强的努力。2014年至2018年,村民自发集资100多万元,对蒋士林故居的道公殿、丰公殿、部分斜墙等受损部位进行了原样修复。

记者在石门村走访时看到,工人们正在修缮一座明代民居。据其介绍,按照住建部门的改造设计要求,在不改变外观和内部布局的情况下,对该建筑的主体承重结构和其他室内结构进行了维修加固。

通过争取上级相关政策,临武住建部制定了《石门村保护与发展规划(2019-2035)》,以“整体保护、重点整治、发展旅游、改善居住”为总体方案,以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为背景,依托独特的龙文化和徐霞客对龙的追求,

“规划很明确。石门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范围以明代古建筑为核心保护区,其周边为建设控制区,规划总面积350亩。”临武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钟英建介绍,近几年将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石门村保护和旅游开发。

随着古建筑保护修缮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石门村。去年6月,郴州山西B&B的投资者与该村签订协议,首期投资2000万元,在该村建设13座B&Bs和古陶瓷厂。去年11月开业后,假日酒店客房供不应求。

结合今年乡村振兴,石门人干劲更足,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空,二期开始建设明代古街、广场。开发商告诉记者,几十家明式商店正在模仿明代古街建造。石门村的芋头、猪、临武柚等农副产品将有新的展示平台和销售渠道。

“我们村有628户2536人。以前贫困户219户,772人。通过发展旅游业,村里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民脱贫了。依托这个产业,我相信乡村振兴指日可待。”江自信地说,去年,这个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村民们尝到了古建筑、古文化保护发展的甜头。

古老的石门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编辑:姚倩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