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杀手”胆囊癌该怎么及时发现?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09月30日17时03分12秒 309 0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负责贮存和浓缩从肝脏分泌出的胆汁,可以说是最能“吃苦”的器官。但如果不当心,沉默的它也会闹脾气。

近日,一叠报告单摆在41岁的杨女士(化名)眼前,可谓晴天霹雳,癌晚期,没有手术、化疗等机会……而问题的根源就是胆囊。

查出胆囊癌晚期,没有手术化疗机会

一年前体检,却没放在心上

杨女士平时身体健康。去年单位体检时发现胆囊有点问题,医生建议她再进一步做个检查。但当时的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两周前,杨女士突然感觉腹部剧痛,同时皮肤、眼白出现黄染,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

一系列检查后,医生高度怀疑杨女士患上了胆囊癌。医院肿瘤科将其收治入院后,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检查。

“隐形的杀手”胆囊癌该怎么及时发现?-第1张图片“隐形的杀手”胆囊癌该怎么及时发现?-第2张图片

检查提示,杨女士总胆红素超300μmol/L(参考范围:5.13~22.24μmol/L),肝脏重度肿大,肝内多发占位,转移瘤考虑;肺部提示,两肺多发结节灶,转移瘤考虑;腹部B超提示,胆囊实质性占位,胆囊癌考虑,最终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IV期,没有手术、化疗等机会,只能止痛姑息对症治疗,预后非常差。

起病隐匿,早期大多无症状

一发现就已是晚期

杨女士很郁闷:为什么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一发现就已经是恶性肿瘤晚期了呢?

“隐形的杀手”胆囊癌该怎么及时发现?-第3张图片“隐形的杀手”胆囊癌该怎么及时发现?-第2张图片

肿瘤科余吉仙主任医师解释,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大多无症状,常被称为“隐形的杀手”。胆囊癌发病率女性普遍高于男性,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病。

胆囊癌的早期没有症状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筛查,关键在于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预防。

目前已明确的胆囊癌危险因素有:胆囊结石、胆囊腺瘤性息肉、胆管囊肿、胆囊-胰管异常汇合、胆囊黄色肉芽肿性炎、瓷化或萎缩胆囊。

可能的危险因素有:胆囊腺肌症、吸烟、代谢紊乱综合征等。

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或湿热内蕴、偏嗜肥甘与情志拂郁是胆囊结石的成因和机制,结石为标,气滞为本。胆囊癌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胆囊慢性炎症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

医生分别提出建议

针对高危人群,强调进行有效的影像学筛查和积极规范的干预性治疗。对每一例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炎等)都要警惕是否有癌变可能,有高危因素者要及时接受“胆囊切除术”,术前选择性CT或MRI增强检查或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避免“意外胆囊癌”。

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肿瘤科余吉仙主任医师建议:

胆囊结石

具有典型症状者,不论结石单发或多发, 均建议行胆囊切除术;非典型症状者,排除其它消化系统疾病后,胆囊切除术具有适应证。

无症状者,有以下情况时建议胆囊切除:

1.单发结石、直径>3cm。

2.单发结石直径

3.多发结石。

4.瓷化胆囊。

5.糖尿病。

6.胆囊壁显著增厚需手术切除,并行术中快速病检。

7.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息肉样病变

具有临床症状者、并排除胆囊胆固醇结晶,经利胆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建议切除胆囊。无症状但合并下述情况者,建议切除胆囊:

1. 合并胆囊结石。

2.最大径超过10mm(CT 、MRI、超声内镜或超声造影)。

3.基底部宽大。

4.细蒂状囊内生长,血供较好,增强CT见息肉明显强化。

5.病变位于胆囊颈部或临近于胆囊管开口。

且尚不具备充分手术指征者,合并以下情况者,胆囊建议切除:

1.年龄超过50岁。

2.最大径小于8mm,但对比1年内影像学(CT或MRI)复查结果,病变有明显生长。

3.直径达到6mm,且增强CT见明显强化、提示血供较好者。

上述情况以外者,定期复查。

萎缩 / 厚壁 / 瓷化胆囊

1.胆囊萎缩明确已无功能者。

2.非急性炎症状态下,囊壁增厚>1.0cm,明确已无功能者。

3.B超或CT等发现胆囊瓷化者。

这些胆囊建议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