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大历史人物(许昌十大历史人物)
中原大地,人杰地灵,将星璀璨,光彩夺目。汉初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助刘邦奠大汉四百年基业;三国司马懿对阵诸葛亮,虎啸龙吟,精彩绝伦;大唐张公谨、张士贵荡平群雄,冠绝一时;南宋岳武穆精忠报国,浩气长存;明末史可法血战扬州,魂归梅岭。及至近代,杨靖宇、吉鸿昌、戴民权浴血御外辱,马革裹尸还,用生命铸就大写河南人。
一、郑州:张良(?-前186年),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关于张良的籍贯,《史记》只称其先韩人也,没有明确点出,以致于河南新郑、禹州、郏县,安徽亳县等都认为张良是本地人,造成很大混乱。因《史记》《汉书》均记载张良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两代人在韩国为相80多年,故史家推测张良家当在韩都,即今天的郑州新郑。
韩国灭亡,使张良失去继承祖、父事业的机会,成为受人白眼的落魄贵族,导致他对秦王朝恨之入骨。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指挥大力士在古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设伏,用120斤的大铁锤击中秦始皇副车。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辅佐刘邦后,张良谏主安民、斗智鸿门,虚抚韩彭、兵围垓下,劝都关中、谏封雍齿,为奠定大汉基业立下不世之功,也因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卓越军事才略被世人尊称为谋圣。
二、开封:史可法(1602年-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人,明末抗清名将。1644年,史可法听闻李自成进攻北京,率军进京勤王。军队抵达浦口(今南京浦口区)时,传来北京失陷、崇祯帝自缢的消息,史可法向北痛哭失声,以头撞柱,血流到脚上。拥立福王后,史可法以大局为重,苦心孤诣调解南明诸将的矛盾,但收效甚微。
1645年四月,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以红衣大炮破城,史可法欲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史可法尤大呼曰:"我史督师也﹗"被擒后,誓死不降遇害。清军占领扬州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死者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宁门外梅花岭。清代文学家俞樾撰联赞誉史可法称明月梅花,拜祁连高冢;疾风劲草,识板荡忠臣。
三、洛阳:种师道(1051年-1126年),字彝叔,洛阳人,北宋末年名将。女真崛起后,宋徽宗、童贯君臣积极联金伐辽,种师道进谏说:今日之举,譬如强盗入邻家,我们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与强盗分赃,怎么可以呢?童贯不听。宋辽两军在白沟(今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交战,宋军多有伤亡,幸亏种师道先令每人持一巨棍自防,辽兵盔甲挡不住钝器打击,宋军才不至于大败。金人南下,宋徽宗急召种师道进京,正隐居南山豹林谷的种师道急率步骑七千人北行。行至洛阳,有人劝他:贼势正锐,需停留观望,以谋万全之策。种师道却认为,自己兵少,如迟疑不进,反会暴露实情,便虚张声势,沿路遍贴告示,宣称种少保率西兵百万前来,金人不知实情,心生畏惧。
金人第一次兵围东京撤退后,种师道劝宋钦宗乘金兵渡河时出击,钦宗没有同意。为防金兵再来,种师道提出集中兵力在沧州、卫州、孟州、滑州修筑防线,依然没被采纳。太原解围战中,弟弟种师中战死,年逾古稀的种师道悲痛欲绝,加之壮志难酬,于1126年十月去世,终年七十六岁。不久,金兵卷土重来,攻陷开封,宋钦宗悔之莫及,捶胸顿足,大呼不听种师道的话,以至于此! 《水浒传》中,鲁智深口中的老种经略相公就是种师道。
四、平顶山:戴民权(1891年-1940年),名正,字端甫,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蟒川镇戴湾村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911年辛亥革命时,戴民权参加哥老会反清起义,其后赴粤,参加过讨伐陈炯明,营救孙中山的战斗。1929年改投唐生智护党救国军,任第四路第十五军独立第九旅旅长。1930年,任新编第二十五师师长。1932年任陆军第四十五师师长。1936年授陆军中将。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是年11月,升任第三十九军副军长。1938年1月后,兼任第一战区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1940年5月,在河南遂平境内截阻日军,力战殉国。
戴民权热心公益,兴办教育。大旱之年,曾在当地发放万斤粮食救济乡民,并兴办了半扎私立民权中心完全小学。为办好学校,戴民权慷慨捐资3000大洋建校舍、添桌凳、购图书,因附近村庄农家求学弟子日益增多,学校无力容纳,戴夫人刘素玲又捐赠土地500亩以补学校开支。半扎小学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睡前洗脚、剪指甲实行军事化管理,高薪聘请优秀教师任教,南开大学毕业的樊创凯曾被聘为该校校长。
五、鹤壁:李文田(1894年-1951年),字灿轩,河南鹤壁浚县人,抗日名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李文田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副师长兼天津市警察局局长。7月27日,李文田接到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自卫守土通电后,在其天津寓所召集部下开会,签署《喋血抗战,义无反顾》宣言,决定立即抗战。7月29日晨2时,在李文田的指挥下,部队分三路同时出击:一路袭击敌海光寺兵营,直捣驻屯军司令部;一路袭击日军东局子飞机场,打击空中力量;一路袭击已被日军占领的天津东站和北站,控制铁路线,阻止敌人增兵。天津守军给日军造成重创,甚至烧毁了日本在天津东局子的飞机场。另一支部队几乎打到海光寺日本驻屯军司令部。但战斗只持续了15个小时,29日下午3时左右,日本援军赶往天津,敌特汉奸也开始大肆活动,李文田不得不忍痛决定撤退。
后来,李文田与张自忠将军携手,又共同指挥了台儿庄战役、随枣战役、襄樊战役等,战功卓著。1940年至1946年任第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1947年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由于不愿打内战,1948年脱离军队任参军虚职。
六、新乡:周亚夫(?-前143年) ,祖籍河南新乡原阳县原武镇二郎庙村,西汉名将、丞相,太尉周勃次子。前158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为警卫京师,汉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犒劳慰问三军。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
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前边开道的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皇帝要来慰问后,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 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 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周亚夫的治军给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临死时嘱咐告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说:"国家若有急难,周亚夫真正可以担当带兵的重任。"文帝逝世后,景帝即位,任用周亚夫做车骑将军。
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 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命其领兵平叛。周亚夫以洛阳为战略基地,抢占了荥阳,由于之前派兵清除了叛军伏兵,保障了长安—潼关—洛阳这一粮草补给线的畅通,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来,周亚夫派兵截断叛军粮道,逼迫叛军速战,借叛军冒进之机大破叛军。刘濞逃往丹徒,得到东越国的保护,周亚夫便派人用厚利诱惑东越王,东越王骗刘濞去慰劳军队,趁机派人刺杀了刘濞。随后,周亚夫又陆续灭掉叛乱的其他诸侯王,仅用3个月就取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
七、焦作: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出身士族,高祖司马钧、曾祖司马量、祖父司马隽、父亲司马防均为高官。司马懿兄弟八人,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好学,曹操从弟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但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在心,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猜忌,便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家族之事。但曹丕和司马懿关系要好,总是回护他,使其得以无事,司马懿本人也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曹丕登基后,对司马懿更加恩宠有加,曾下诏对司马懿说:吾东,抚军(司马懿此时为抚军大将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226年八月,孙权趁曹丕病逝,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司马懿击退孙权,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227年六月,降魏的蜀将孟达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暗通款曲,图谋叛魏。司马懿先斩后奏,仅八日就从洛阳兵至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擒杀了孟达。
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四月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认为: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遂渡渭背水扎营。八月,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以待其变。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亮将要死了。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249年,魏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今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东南部)的魏明帝之墓,和司马懿同为顾命大臣的大将军曹爽随同前往。司马懿趁机占据都城洛阳,并以郭太后名义关闭城门,占领兵器库,又派人占据了曹爽兄弟的军营。随后向曹芳上书,列举曹爽罪责,请求解除曹爽职务。后曹爽选择向司马懿投降,不久被司马懿夷灭三族。自此,曹氏势力衰弱,大权旁落司马氏,为日后司马炎篡位奠定基础。265年,司马炎称帝,追尊祖父司马懿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八、濮阳: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魏州繁水(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626年,秦王李世民欲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但又犹豫不决,便命人占卜以测吉凶。此时,张公谨从外而入,将占卜的龟壳扔在地上,并道:"占卜是为决定疑难之事,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难道能够停止行动吗",李世民深表赞同。六月四日,张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发动玄武门之变。建成、元吉死后,其党羽冯立等人率军赶到玄武门,欲为其报仇,张公谨勇力过人,独自关闭大门,将冯立等人挡在门外,冯立等人最终溃散。
629年,张公谨上《六条突厥可取状》,列出六条可以讨伐东突厥的理由,唐太宗遂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讨伐东突厥。630年,东突厥可汗颉利兵败,遣使请降。632年,张公谨病逝于任上,终年仅三十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张公谨去世后,唐太宗欲到郊外致哀。有司奏道:"按照《阴阳书》的说法,辰日不宜哭泣,这是风俗。"唐太宗道:"君主与臣子就像父子一样,哀痛哭泣是感情自然流露,怎么能避忌日呢?"于是,痛哭了一场。
九、许昌: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人,著名谋士,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之称。早年,郭嘉曾辅佐袁绍,但认为其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不是自己心中的明主。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荀彧便将好友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高兴地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200年,曹操为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到时候前进无法作战、撤退失去了据点,曹操也举棋不定。郭嘉分析道: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机会,决不能失去。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情况正如郭嘉所料,袁绍果然还没有作出反应,刘备就已被击败。
207年,袁绍二子袁尚、袁熙逃入乌桓(今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认为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持他们,不如让其自生自灭,担心再做远征,刘备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曹操本人也心存疑虑,怕刘备会在背后发难。这时,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乌桓,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这一役,蹋顿被斩,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同年秋,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但大军返回途中,因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之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年仅37岁。
208年,曹操赤壁惨败,大声哀叹: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又哭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十、漯河:陈星聚(1817年-1885年),字耀堂,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陈村人,清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台北保卫战胜利。1871年,陈星聚奉命赴台担任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该地多有盗贼,劫杀频仍。陈星聚亲赴山区,捕杀了盗贼头子吴阿来。1878年,台北正式建府,政绩卓著的陈星聚成为台北首任知府。
1884年10月,法军攻陷基隆后,兵分两路进攻台北和淡水,台湾与大陆海运交通被隔绝,形势万分危急。此时,年近古稀的陈星聚义愤填膺,无所畏惧,决心与台北共存亡。他让妻子、儿女坐守在后花园水井旁边,准备城破后即全家投井殉国,他本人则日夜守在海防前线,激励士气,督战指挥,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几经生死搏斗,终于打退了法军的猖狂进攻,守住了台北。不久,陈星聚因劳累过度,背部毒痈发作,不幸离世。台北各界人士对陈星聚十分敬仰,在当地为他修建了一座"陈公祠",年年追悼祭祀。
十一、三门峡:张士贵(586年-657年),字武安,小名忽峍 ,虢州卢氏(今河南三门峡卢氏县)人,唐朝开国名将。618年正月,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领兵七万,东讨洛阳,张士贵被授予第一军总管先锋。当他押运粮草至渑池时,被王世充部将郭士衡偷袭,张士贵临危不惧,奋勇迎战,杀的敌军大败而逃。李渊建唐后,割据在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薛仁果父子先后称帝,屡此收兵要挟关中。秦王李世民挂帅征伐薛仁果,张士贵从征,一马当先,第一个攻上敌城。
620年七月,李世民率军东征洛阳王世充,命张士贵督运军储。张士贵不仅出色地完成任务,还主动参与战役,投盖先登,挥戈横刀,屠城斩邑,涉血流肠,李世民派人携金银四百挺去慰劳,他把金银全部分给部下。633年,岭南龚州(今广西平南县)一带东、西玉洞獠反,张士贵被任命为龚州道行军总管去平叛,他不畏路遥山险,转战千里,冲锋陷阵,平定叛乱。645二月,唐太宗亲率十万大军东征高丽。年过花甲的张士贵为第一军总管,率军渡辽,破玄菟等数城大阵,在攻克辽东城、驻跸山等战役中,他身为大将,独当一面。班师之日,张士贵军担任后卫,保证了唐军安全撤离。
张士贵病逝后,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又诏赠东园秘器,并给仪仗之荣、陪葬太宗于昭陵,可谓哀荣备至。但和北宋名将潘美一样,在民间演义中,张士贵成了嫉贤妒能、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蒙受了千年不白之冤。
十二、商丘:灌婴(?-前176年),秦末至西汉初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灌婴早年以贩卖丝织品为生,后跟随沛公刘邦,在成武县打败了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扛里打败了驻守的秦军,因杀敌英勇,被赐予七大夫的爵位。后随刘邦在河南多地与秦军作战,平定南阳郡;西进武关,一直打到灞上。刘邦被封汉王后,灌婴跟从他平定三秦,降服塞王司马欣,东出临晋关,降服殷王董翳。 在定陶以南地区与项羽部下龙且、魏国丞相项他交战,最终击败敌军。
前202年,灌婴跟随刘邦击项羽于垓下,追羽至东城,破之,率将吏破吴郡,得吴守,定豫章、会稽郡,还定淮河北部,凡五十二县。黥布造反的时候,灌婴以车骑将军之职率军先行出征,在相县,大败黥布别将的军队,斩杀亚将、楼烦将共三人。又进军攻打黥布上柱国的军队和大司马的军队。又进军击破黥布别将肥诛的军队,灌婴亲手活捉左司马一人,所率士卒斩其小将十人,追击敌人的败将残兵一直到淮河沿岸。前177年,匈奴大举入侵北地、上郡,汉文帝命丞相灌婴带领骑兵八万五千人,前去迎击匈奴。匈奴逃跑之后,济北王刘兴居造反,文帝令灌婴收兵回京。次年,灌婴死在丞相任上,谥号为"懿侯"。
十三、安阳: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
1126年,金军兵困开封,宋钦宗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深明大义,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
1127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岳飞得知这一消息,不顾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希望他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但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不公待遇并未动摇岳飞的抗金决心,几经辗转,他投到名将宗泽麾下。1128年春,在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从容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岳飞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黑龙潭、官桥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
宗泽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其为人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1129年六月,杜充下令南撤,岳飞苦谏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杜充不听,开封随后于次年二月陷落。
1130年五月,岳飞在建康(今南京)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完颜兀术准备放弃建康,先在城中大肆杀掠和破坏,然后从建康西北的靖安镇(亦称龙湾)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飞领骑三百、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建康得以收复。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
1131至1133年,岳飞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岳飞,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实力倍增。1134年,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岳飞因功除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
1140年五月,完颜兀术亲统大军,大举伐宋。得知驻扎在郾城的岳飞兵马不多,完颜兀术用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扑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枢。七月,宋金在郾城展开激战,兀术用铁浮图为主力,正面进攻,左右翼又辅之以拐子马。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迎战,往来冲杀,并派步兵用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军,下砍马腿,使拐子马失去威力,重创金军。战后,金人不甘失败,兀术又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攻颍昌。岳飞之子岳云以八百背嵬骑兵作正面攻击,步兵分左、右两翼,以抗金军骑兵。此战,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斩金军五千余人。
1141年,金国在无力灭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在大理寺狱中被害,其供状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抗金,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为汉民族的文明绵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十四、周口:吉鸿昌(1895年-1934年),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932年1月,日本侵略者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吉鸿昌闻讯,当即联络、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号,并变卖家产6万多元购买枪械,组织抗日武装。次年秋,吉鸿昌在北平由党的北方政治保卫局(即特科)秘密接收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1933年5月,在中共北方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抗日武装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吉鸿昌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吉鸿昌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今属内蒙古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蓝旗)、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蒋介石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吉鸿昌率部战至10月中旬弹尽粮绝而失败。失败后,吉鸿昌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吉鸿昌的活动被国民党特务发现。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法租界工部局逮捕,并引渡给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同年11月24日,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刑前题诗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十五:驻马店:杨靖宇(1905年-1940年),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11月,杨靖宇被派往南满,他按照红军的经验整顿当地游击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委。杨靖宇指挥游击队粉碎了敌人4次围攻,并主动出击,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大小战斗60余次,打死打伤日伪军130余人,缴获许多武器弹药。1934年2月,杨靖宇联合老长青朱司令云中飞青林毛团殿臣赵团马团三江好曹团等南满地区的16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
在长期对敌斗争中,杨靖宇探索出半路伏击远途奔袭化装袭击三大对敌作战绝招。1933年9月,经侦知,一支有20余辆汽车的日军车队将通过吉林境内通化至山城镇的公路。杨靖宇指挥部队在山城镇附近公路旁设伏,突袭了陷入包围圈的日军车队,击毙28名日军,缴获1挺机关枪,数支步枪、手枪及一批文件。
1934年春,杨靖宇事先派出便衣队打入吉林临江县红土崖镇,而后率骑兵队经过较远距离疾速行军,通过里应外合,干净利落地消灭了镇内的敌人。此战40余名敌人未及鸣放一枪便举手投降,其全部枪支和70余发迫击炮弹被缴获。之后,杨靖宇率骑兵队风驰电掣般撤离。待敌人清醒过来寻求援军时,杨靖宇所率部队早已无影无踪。
在游击战争中,杨靖宇教育干部战士对缴获的武器、旗帜、服装等军需品要注意保存并予以利用。他经常安排懂日语的朝鲜族战士化装成日军指导官,并配备翻译,打着日伪军旗帜,带一队身着伪军服装的部队,攻打汉奸、反动地主武装,摧毁敌人据点。1934年4月,杨靖宇指挥部队穿上日伪军服装,从河里(今属吉林通化市通化县管辖)沿大路向金川(今属吉林通化市辉南县管辖)进发,途中将相遇的敌公安队一部缴械。敌公安队不明所以,不清楚哪里做得不对得罪了这股日伪军。当地群众曾编出歌谣称颂这种化装战术:抗联队伍有办法,穿上‘狗皮’把装化。头上戴着战斗帽,腰间还把洋刀挎。粘上两撇仁丹胡,冒充太君来训话。没等训上两句半,翻译官员说了话:赶快缴枪举起手,谁动让谁回老家。敌军官兵傻了眼,一个一个被活抓。
1940年2月23日下午,日军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在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事后,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十六:信阳:许世友(1905年-1985年),别名仕友,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人,开国上将。少年时,许世友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1926年9月,许世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多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边转移途中,于陕西漫川关被国民党军堵截,他指挥第34团勇猛拼杀,为全军打开通路。在反六路围攻中,指挥万源保卫战,坚守阵地3个月,打垮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全面抗战爆发后,许世友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参与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许世友和旅长陈赓在威县以南香城固地区,以预伏的方式,诱歼日军一个加强步兵中队,毙敌大队长以下二百余人,生俘八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史称香城固战斗。1942年10月,许世友任胶东军区司令员,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武装,粉碎日、伪军频繁的扫荡和蚕食,打得敌人心惊胆寒。1945年春,他率部讨伐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克万第、战左村,席卷五龙河两岸,清除了胶东抗日的障碍。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在孟良崮战役中,歼灭了国民党反动五大主力的王牌军队74师。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后又相继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务。
十七:南阳:彭雪枫(1907年-1944年),别名修道,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1925年6月,彭雪枫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彭雪枫被派到湖北,先后在红5军、红8军、红3军团任职。1932年9月,红三军团师长郭炳生企图挟所属第五团叛变投敌。时任师政委的彭雪枫仅带随行武装追了5天,将全体指战员带回来与主力会合,因此荣获红星奖章。1934年10月,彭雪枫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1梯队队长、红3军团5师师长,1935年2月部队缩编后任第13团团长,在攻克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中率部担负主攻任务。
1938年1月,彭雪枫肩负开展豫西敌后游击战的使命,走上运筹中原抗战的第一线。1939年2月,在开辟豫皖苏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下,彭雪枫率领部队挺进敌后,取得了一次次胜利。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6支队进行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8万余人,其中,在洪泽湖地区取得了著名的淮北反"扫荡"作战(又称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指挥河南夏邑八里庄战役时,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在其追悼会上,毛泽东、朱德赞誉他"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十八、济源:李健(1918年-2007年),原名李永林,河南省济源市(原济源县)五龙口镇五龙头村人,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李健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冀中军区司令部交通科副科长、科长,侦察科长,作战科长兼区党委交通处副处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
在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的空前残酷时期,李健受命协助独立骑兵团团长马仁兴,坚持开展内线反扫荡。在数万敌人的铁壁合围、拉网扫荡、奔袭合围、反复清剿中,他们率领3个连,坚持了60个昼夜,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 1943年9月后,李健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参谋长,打了很多巧仗、胜仗。他先后率部歼灭了曾在洛阳战役中获殊勋的日军小田部队秀雄小队、秀岩小队、加滕小队及小久保中队。其后,李健又参与指挥了解放任邱、河间、文安、新镇、子牙河东和大清河等战役。
在子牙河东战役中,根据他的主张,我军在暴风雨之夜奇袭天津西南子牙、五口两重镇,几乎全歼一个伪联队,让天津日伪军大为震惊。在大清河战役中,他提出挖沟围攻与坑道爆破结合的战术,全歼伪治安团十九团。军区通令嘉奖,称此役创造了冀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李健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李健历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兼河间市卫戍司令、晋察冀军区炮兵旅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解放徐水、漕河、永清和保卫胜芳、攻打容城、清风店、石家庄、保定、太原、平津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李健历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华北高射炮师师长、第二十兵团炮兵主任、炮兵第六师师长、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1981年华北大演习,为推动新时期炮兵部队的全面建设做出了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